The Latest Info

最新-

全德中醫診所(古亭)
門診時間2018年4月2日起

上午診 9:30~12:30 星期一、四、六

下午診 2:30~5:30 星期三、五

夜間診 6:00~9:00 星期二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7號3樓(古亭捷運3號出口直行,元大銀行樓上)

預約掛號電話:02-2368-2482

更多資訊請參考
「宗翰醫師的客廳」
drtsunghan.wordpress.com

祝您健康快樂

2015/02/23

在忽略和誤解中演進─淺談雙極症


     對於許多人而言,和精神病患,不要說面對面,甚至只是共處一室,都是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的。這種不舒服也許來自於擔心「被傷害」,也許來自於「怪怪的」感覺,也許來自於根深蒂固的「隔離」意識。其實絕大多數的精神病患,都是「無害」的,病情穩定的患者,甚至比你、我更善良。然而情緒起伏,低吟或是話語,甚或是不尋常的肢體動作,還是讓這群朋友必須時常面對他人射來異樣的眼光。

    「雙極症」(Bipolar Disorders)則是又一個容易被忽略和誤解的例子。它很古老,和古希臘時代有著幾乎一模一樣的描述。它也很年輕,因為直到1980年代之後才重新用「雙極」這個統整概念去試圖取代過去近千年沿用的「躁鬱」一詞。

    啊!各位是否有恍然大悟的感覺。「躁鬱症」?常聽甚至常在用啊?是的,也許我們都曾經把身邊「心情嚴重低落」的親友稱為「他得了躁鬱症」。也許我們也曾經把聽說某人某天「嚴重抓狂被關進醫院」稱為「他躁鬱症發作」。

    以上二種說法之所以產生誤解的最重要關鍵就是,「雙極症」的二端,差異太大,以至於抑鬱期(Depressive Episode)的表現會像是嚴重的憂鬱症,而躁狂期(Manic Episode)的有些激躁行為或是超現實語言又和「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容易混淆。

    如今愈來愈多實證醫學的研究,已經將這些疾病區隔開來了。以往就連精神科醫師,發現手邊的憂鬱症患者突然「心情變好了,活動變多了」都常誤以為是治療發生作用了,患者「進步」了。後來才澄清,這群患者,其實是雙極症患者。那高低起伏就是疾病的本質,卻只有「較易被發現的」黑暗憂鬱的那塊被治療,而高昂喜樂的那塊,則長久被忽略。時間愈久,起伏愈劇烈,最後導致治療的成效愈來愈差。某一天,當高潮過去,更深沉的黑暗再度降臨時,患者的自殺意念會強到無法收拾的境地,往往造成悲劇。也許過往有太多的自殺數據,歸因到憂鬱症,結果這些人根本是誤診,是一群被忽略而疏於治療的雙極症患者。

    大抵從人類進化到有靈性以來,情緒的起伏就是一種常態。然而何時算是異常?怎樣算是「太超過」?有以下簡單兩個原則:

一、「比例原則」。例如:別人在心情好時大概去血拚一個月的薪水的額度,他卻去血拚了半年甚至一年收入的額度。

二、「衝擊原則」。例如:他因為「靈感來時」連續坐在電腦桌前77夜導致學校沒上,補習沒去,成績退步甚至被退學。對學業產生明顯「衝擊」。


    雙極症的藥物治療,現階段的主流大致上是以「情緒穩定劑+精神穩定劑」二種藥物的組合,前者常常使用傳統的所謂「抗癲癇藥」但劑量不同,所以若是您發現醫師開給您的藥是癲癇藥,請不要質疑「我又不是癲癇為何要吃」?這是因為研究發現這類藥物在較低劑量對於雙極症患者的情緒穩定效果很不錯。後者的精神穩定劑則是一些傳統的「抗精神藥物」而同樣也是劑量的調整,對於狂躁的症狀很有抑制的效果,所以請患者也應該遵照醫囑服用。

    根據統計,雙極症的初次發作年齡,比憂鬱症更早,而愈早接受治療,往後的恢復狀況會愈樂觀。所以,您身邊的親朋好友,如果情緒與行為一段時間很高昂,一段時間又很低落,低落時什麼都不想做,全世界都是灰暗的,高昂時則所有煩惱拋諸腦後,做什麼事都格外起勁,活力十足,而這樣極端的兩種狀態發生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則務必建議他尋求專業的協助。
--
Tsung-Han Liu  M.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