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test Info

最新-

全德中醫診所(古亭)
門診時間2018年4月2日起

上午診 9:30~12:30 星期一、四、六

下午診 2:30~5:30 星期三、五

夜間診 6:00~9:00 星期二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7號3樓(古亭捷運3號出口直行,元大銀行樓上)

預約掛號電話:02-2368-2482

更多資訊請參考
「宗翰醫師的客廳」
drtsunghan.wordpress.com

祝您健康快樂

2013/07/26

中醫爸比的育兒心得 之二:衣

吃與喝,影響的是我們的內在環境,衣,要談的則是我們肌膚接觸的外在環境,還要兼談小寶貝的皮膚問題。
穿多少,才是適當的?德國媽媽一書似乎有舉過例子,如果問孩子冷不冷而他說不冷,那就讓他自己承受著涼感冒的後果。這樣對於建立孩子自我負責是很好, 不過, 不好意思, 現在的病毒環境, 我自己也不敢採用這個方法!
當然我也不贊成總是把孩子包的緊緊的, 或總是讓孩子穿比大人多一件, 畢竟皮膚毛細孔調節溫度的功能, 是需要後天慢慢鍛鍊的。中庸一些, 總有個客觀的判斷法則吧?

一位老中醫說過, 小兒, 冷摸腳底, 熱看額頭。

意思是, 擔心穿不夠時, 摸腳底, 如果還溫溫的, 沒事, 不用加衣, 如果腳底冰冷, 就是穿不夠了。反之, 一直喊熱, 到底是不是穿太多呢?額頭出汗, 就是真的穿太多了, 如果身上出汗, 額頭不出汗, 那還是在適當的範圍, 不需加減衣物。不過這個原則, 當然僅僅適用於沒生病的時候, 因為平時身體自然會有體溫調節, 熱則汗出降溫, 冷則血循往內臟保溫, 所以觀察出上述法則。如果生病, 本來體溫調節就亂, 還會"乾燒"---體溫直飆卻不出汗, 這時當然需要另外照護了。

0M~6M穿衣服會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尿布疹!因為這時期皮膚還非常脆弱,再加上幾乎純母奶的攝食,大便必定稀軟水分多,沾在尿布裡,浸漬著屁屁,不出10分鐘就會有恐怖的危害。我曾經看過國外某研究報導,探討純母奶寶寶與尿布疹的關連性,基本上我覺得那根本就是本末倒置,而且很可能有奶粉廠商在背後出資!當然喝配方奶的寶寶,一般大便較成形,比較不會「氾濫」,於是對屁屁的刺激範圍較小。但若要推結論這樣於是鼓勵大家喝配方奶,犧牲母奶營養的好處,那不是頭殼壞去是什麼?

這個時期,照顧者當然要辛苦一些,勤換尿布,換後在適當室溫下,讓寶貝的屁屁透氣,都有助於減少尿布疹的發生。至於另一個疑問點,到底該不該給屁屁「上粉」?我女兒被我拿來做人體試驗,結論是,什麼都不要上,清水洗,晾乾,對屁屁最好!阿嬤的年代,沒有紙尿褲,家家戶戶都用真尿布,一尿就濕,必須立刻換。大便?馬上會露出來,當然立刻抓去沖水。天冷,生活條件不足,冷水照沖照洗,反而造就天然肌膚抵抗力,那個時候,哪來那麼多尿布疹?惟一的差別,阿嬤們很愛用痱子粉,甚至還有中藥房專賣加了中藥的滑石粉,其實不過冰片滑石之類,消炎麻痺而已,千萬不要再花錢了,與其花錢,不如花時間用天然的方式照顧您的寶貝。

6M之後,來自母體的免疫力漸漸消失,隨著副食品的加入,腸胃接觸到各類不同的物質,皮膚的過敏反應也愈來愈多。這個時期開始的皮膚問題,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

1. 家長要緊張的。

2. 沒事,不用緊張的。

好像聽到眼鏡破掉還是雞蛋番茄飛舞的聲音。這種分類方式很重要的!

1. 伴隨發燒或是咽喉發炎咳嗽,或是在燒退後, 或有拉肚子, 或有其它全身不舒服, 孩子"不對勁"的。例如:病毒疹, 玫瑰疹, 這時候不要把重點放在皮膚, 而是要看引起的原因, 如呼吸道有感染, 如肺炎支氣管炎, 或腸胃炎, 針對這些病因去處理, 一般來說這些斑疹都會自然消退。

2. 因為物理因素(太熱), 化學因素(汗水的刺激), 體內的過敏反應(食物過敏)而造成的皮膚問題, 其實絕大部份都沒有致命的危險, 可是大部分的家長, 卻常常為此抓狂, why? 因為這種皮膚問題, 很難消, 消了又會來。從最普通的痱子, 到嚴重的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 說穿了, 很難根治。因為體質不轉變, 皮膚遇到相同狀況, 照樣給你癢起來!

皮膚只是內臟變化的"代罪羔羊"而已, 這在幼兒的身上更是明顯。可惜現代醫學大部份的概念都是---去除皮膚症狀!
我家小寶貝也是每天這裡癢, 那裡乾, 蚊子咬就腫一大包, 稍微熱流汗肘窩膝窩就"燠汗", 到現在還是沒啥改善, 我們最多抹潤膚乳液, 麵速力達姆, 含藥的搽劑盡可能不用, 雖然我曾在她三個月頭皮嚴重潰爛(西醫說是脂漏性皮膚炎)時, 不惜重資用"一捻金"磨粉沾嘴巴, 也曾自製"四黃一冰酊劑"純中藥搽劑外用, (最後因為表皮太易殘留黃色而作罷), 現在想想, 都不如順其自然, 照顧好她的生活起居, 營養均衡, 少亂吃, 多活動, 交給孩子身體自然的免疫力去處理吧!

小朋友喊癢或是抓得血痕片片, 當父母的當然心疼, 不過很多的皮膚問題, 經研究證實, 也跟人體的"壓力反應"有關係。小寶貝換環境, 換媬母, 大人吵架, 責罵, 大一些在學校遭遇的事情, 都可能成為壓力源, 然後皮膚出狀況。照顧者這時更要冷靜, 放寬心好好想想最近整體整體整體是不是有哪個環節?我曾遇過一個小女孩, 只要爸爸赴大陸工作期間, 過敏症狀就加重.........孩子身體如此敏感, 豈是單一角度的醫療可以解決?

沒有留言: